生活感悟
中国史学界、出版界把民国以前印制发行的书才称为“古籍”。5000年留下的古籍到底有多少?据图书馆专业的博导介绍,大约在20万种以上。为什么是“种”而不是“本”呢?因为一种可以有很多本(册或卷),比如《资治通鉴》。要是《二十四史》就更不得了了,换成《四库全书》仅一种就汗牛充栋了。
由此看来,一个人从哇哇坠地就读书到命终的那一天,即使穷其一生啥也不做只读这20万种古籍也绝不可能完成,更遑论民国以后出版发行的书籍了,尚有外国古今各种典籍(无论从伟人还是凡人的角度看,毛泽东的阅读量已经非常可观了,但他一生也才读了3400种书)。跟浩瀚无涯的茫茫书海相比,人生实在仓促得不可思议,而用于严肃阅读的时间又愈来愈少。所以,一份经典阅读书目就显得格外重要。
以下是我根据《中国家庭理想藏书》一书修编的一份书目,内容仅限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,其中有些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增删的,有些是辅助阅读(比如朱自清的《经典常谈》)。当然,1000个人有1000种阅读书目,这种分类也未必科学合理,但相信这份书单中重大的遗漏可能不会多。
中国传统文化自然还包括绘画、书法、音乐、雕塑、武术、中医、围棋、陶瓷、建筑等等,这里展示的仅为文字部分。
第一类:儒家经典
必读——
《四书五经》—— 《论语》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孟子》
《诗经》《尚书》《礼记》《易经》《春秋》
《孝经》
《弟子规》
选读——
《四书集注》朱熹
《增广贤文》
第二类:史书
必读——
《前四史》——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《三国志》
《资治通鉴》
《左传》
选读——
《战国策》
《公羊传》
《读通鉴论》王夫之
第三类:老庄荀韩墨孙
必读——
《道德经》
《庄子》
《荀子》
《韩非子》
《墨子》
《孙子兵法》
选读——
《鬼谷子》
《明夷待访录》
第四类:其他子部古籍
必读——
《论衡》
《幼学琼林》
《颜氏家训》
《曾国藩家书》
第五类:先秦文选
必读——
《楚辞》
《汉赋》
《昭明文选》
第六类:唐宋诗文
必读——
《千家诗》
《唐诗三百首》蘅塘退士
《宋词三百首》朱孝臧
《古文观止》吴楚材
选读——
《乐府诗集》郭茂倩
《十八家诗抄》曾国藩
第七类:古典小说戏曲
必读——
《红楼梦》
《三国演义》
《水浒传》
《西游记》
选读——
《儒林外史》
《聊斋志异》
《世说新语》
《金瓶梅》
《西厢记》
《浮生六记》
《菜根谭》
第八类:工具书.文艺理论
必读——
《说文解字》
《文心雕龙》
《诗品》
《人间词话》
选读——
《书目问答》张之洞
《经典常谈》朱自清
《吾国与吾民》林语堂
第九类:古代科技
必读——
《黄帝内经》
《本草纲目》
《梦溪笔谈》
《天工开物》
《山海经》
第十类:宗教
必读——
《楞严经》
《金刚经》
《六祖坛经》
《心经》
选读——
《普贤行愿品》
《华严经》
《抱朴子》
说明:必读50部,选读22部,计72部。
深度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三大理由——
一、传承悠久文化命脉(起码可以在家庭中传承)。
二、塑造语言和表达能力,有助于时间观、价值观形成。
三、没有这种阅读就没资格成为社会精英(西方人观念)。